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化学组 / 课题研究

如何上好高三化学习题课——阜阳市第三中学 朱平平

发布时间:2018-05-25 16:43 浏览:4477
【字体大小:

如何上好高三化学习题课

阜阳市第三中学     朱平平

 摘要:习题课评讲是高三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在高三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习题评讲要有针对性、合理选题删题、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并做好归类和举一反三、及时总结做题方法和技巧、学生自己评讲、经常错题重做、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加强教师自身的反思等方面介绍了本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与同行沟通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从而共同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习题课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在高三教学中,相对于高一高二,特别是二轮复习,习题课明显增多,只有有效地上好习题课,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如何有效地上好习题课,是所有高三老师都很关心的话题。笔者从教近十年来,一直在不断思考总结,结合学生的反馈,对于如何上好习题课总结如下。

一、习题评讲要有针对性

无论是大考小考,还是平时的练习,在评讲题目之前,要先了解哪些地方是出错率较高的,一般可以在批改的时候就作好记录,看出学生出错的地方,并仔细分析错题类型、以及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只有这样,评讲习题时才知道哪些需要祥讲,哪些需要略讲,详略得当是习题课的关键。

二、老师先做,合理选题删题

在高三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大量习题,老师要先做,以便知道整套题目质量、难度以及考查知识点。如果是好题典题,可以勾画出来,让学生必做;如果是知识点较偏的题型,可以及时删去,以免浪费学生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选做或不做,以免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做不出来,不仅浪费时间,还打击自信心。

三、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并做好归类和举一反三

对于高三每章节的习题,考查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对于一些典型例题,如果仅仅就题论题的话,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可根据题目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将知识系统化。可能考查知识点的方式灵活多变,但知识点往往是固定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再根据不同题目类型找到分析题目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从而在做题时能快速抓住题眼,快速入题。当然,在讲完一个典题后,再通过改变条件进行拓展、探究,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也利于学生以后在分析题目的时候能关注条件变化,而不局限于定势思维。

四、及时总结做题方法和技巧

在化学习题课中,有很多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在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时,一般要看公式中哪个变量引起的误差;在含有杂质时,一般可采用极限法,认为全是杂质时,结果会怎样。再有在计算题中经常用到的守恒法---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差量法质量差、体积差等。还有在酸碱溶液混合计算pH时,一般先分析n(H+)和n(OH-)的相对大小,判断酸碱性,如果溶液呈碱性,一定要先求溶液中的OH-浓度,再算pH。当然在高三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形成习惯,这样有利于考试中的快速应用。

五、学生自己评讲

如果老师“一言堂,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听课疲劳。而且经常见到这种现象:学生课堂上听懂了,但下次见着类似的(包括原题),又做错了!这就说明学生对这样的题并没有理解透彻,易错易忘。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对题目的印象深刻程度: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自己讲一遍。如果让学生自己讲的话,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还能通过学生的分析看出学生的理解程度。当然,在选人评讲时也要注意题目的难度和学生本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经常错题重做

对于高三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经常出错的重点知识,我一般采取以下方法。1.要求及时整理错题本。不需要抄题目,但要体现对应知识点以及出错原因,并写出正确的分析过程、相应的知识总结和做题方法。2.在下一节课的前三到五分钟,把上一节课的重点错题打在幻灯片上,让学生重新分析原因,确保学生能及时巩固。3.在周考或月考中,根据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多的(有时根据学生整理的错题本),在对知识点进行改编、拓展,一周后让学生再听写,以免对重点知识的遗忘。

七、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学生在做完练习后,特别是做完试卷后,不是关注错的原因,往往更在意自己的分数。这样,老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归因出粗的地方:是审题不仔细而失误太多,还是做题速度太慢,还是计算能力的问题等等。根据不同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如审题不仔细,就是做题习惯问题,可以在做题时会圈点勾画,把关键词作好记录;若是速度问题,可能是因为不能很快入题,建议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就要会分析出题意图和考查知识点,最好做限时训练;如果是计算的问题,建议学生把计算过程在写细一些,最后检查时多看一遍,在平时练习时要计算出结果。

八、加强教师自身的反思

在一节课习题课上完后,老师往往会觉得可以放松一下了。其实不然,有效的习题课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牢固掌握概念、深刻理解规律的目的。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老师连续写三年教案可能成不了好老师,但如果连续写三年反思,就极有可能成为好老师!反思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上完一节课后,老师如果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以及同一个题目可能有的解题方法及时记录下来,看哪一种更利于学生接受,做好整理归纳,可以更好地分析学情,查漏补缺,得以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程。

新课程改革,特别是2016年我们要使用全国卷,无论是考试的难度还是灵活度都在加大,更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图像题、图表题和信息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2]王秋《高中化学新课程专题教学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3]康淑琴.上好高中化学习题课的几点思考[J].素质教育,2013(4)

[4]冯雪峰.精心设计 上好高三化学习题课[J].中小学教育,2015(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