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8浙江卷)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D
11.(2016全国卷Ⅰ)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12.(2016全国卷Ⅱ)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13.(2018全国Ⅰ卷)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 性别 |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
1/2有眼 | 1/2雌 | 9∶3∶3∶1 |
1/2雄 | 9∶3∶3∶1 | |
1/2无眼 | 1/2雌 | 9∶3∶3∶1 |
1/2雄 | 9∶3∶3∶1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答案】
(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位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位隐性性状
(3)8 隐性
14.(2018全国Ⅲ卷)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
甲 | 红二×黄多 | 红二 |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
红多×黄二 | 红二 |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 |
乙 | 圆单×长复 | 圆单 |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
圆复×长单 | 圆单 |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 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 一对 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2)1∶1∶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