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
(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 Ⅱ |
(2)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 Ⅱ |
(3)人脑的高级功能 | I |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 Ⅱ |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 I |
(6)稳态的生理意义 | Ⅱ |
(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意义 | Ⅱ |
(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 Ⅱ |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Ⅱ |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Ⅱ |
1.(2011·重庆高考)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解析】选A。A项,抗毒素是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抗体; B项,凝集素是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出来的能凝集红细胞的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 C项,肉毒杆菌抗毒素是外源注射进入而不是机体产生的抗体;D项,肉毒杆菌抗毒素与肉毒杆菌外毒素结合是体液免疫,不是细胞免疫。
2.(2011·四川高考)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解析】选A。A项,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失钠,而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决定,因而对其的影响要大于细胞内液;B项,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因有缓冲对的作用可以调节血浆的酸碱度,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剧烈变化;C项,剧烈运动,需要大量的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因而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但肌糖原这时不会再分解成葡萄糖;D项,由于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使呼吸加深加快。
3.(2011·海南高考)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解析】选A。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时,Na+内流,Na+经过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内,这是协助扩散过程,属于被动运输。K+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4.(2012·福建高考·T4)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精讲精析】选C。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而血清也可以和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可以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的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5.(2011·江苏高考)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选A。A项,反射弧中的突触结构决定了兴奋的单向传导。B项,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项,兴奋在结构c的传导速度慢。D项,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6.(2011·浙江高考)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选C。A项,a~b段为去极化过程,产生动作电位,Na+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不耗能。B项,b~c段为去极化过程,产生动作电位,Na+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不是外流;C项,c~d段为复极化过程, K+通过钾离子通道外流,不耗能;D项,d~e段为复极化过程, K+通过钾离子通道外流,不是内流。
7.(2011·福建高考)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选项 | 表示内容 | 甲 | 乙 | 丙 |
A | 碳元素的流向 | 消费者 | CO2库 | 生产者 |
B |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 血浆 | 淋巴 | 组织液 |
C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 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 |
D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下丘脑 | 甲状腺 | 垂体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