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听力理解内容效度分析——以 2019 年全国卷Ⅰ为例
张文秀
摘要:本文在 Bachman 和 Palmer 提出的任务特征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了适用于分析高考听力理解的修正版的理论框架,以验证 2019 年高考
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的内容效度。研究表明,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在语篇输
入和预期回答两个方面均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内容效度较高。同时,本研究试
图给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考;听力;内容效度
一、研究背景
听说读写看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听”排在首位。听的主要目的是让
说话者的意图被理解(Rost,2011)。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听力常常是一项被忽略的技能,
与同为语言输入的阅读相比,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往往认为了解一
门 语 言 的 标 志 是 会 说 出 来 和 写 下 来 , 却 未 意 识 到 听 力 基 础 是 口 语 能 力 的 前 提
(Chastain,198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
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进一步强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听力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
本技能之一,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的“语音项目表”及“话题项目表”中就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做
了详细说明。要求考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了解并接触不同口音,且熟悉有关日常生活、
兴趣爱好等话题下简短独白与对话。对英语听力模块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在近些年的高
考英语改革中也可见一斑。2019 年,全国范围内已有包括北京、天津等的多个省份和城市实
行高考英语听力一年两考,其他省份也多将在 2020 年、2021 年予以落实。
效度在评估试卷命题质量的多个指标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测试目标,效度可分为
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弗伦奇&米歇贝,1974)。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
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在语言测试中具有重要意义。若一个具有良好内容效度的
测试,才更有可能考查出命题者所要考察的东西;若内容效度差强人意,则考查结果也无法
客观表现出考查目标(Alderson, 2000)。因此,有关内容效度的研究将对测试的优化产生重
要的影响,进而指导教与学的发展。本文选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为例,分析其听力文
本的内容效度。
二、研究方法
目前,学界关于测试任务与目标是否吻合的验证方法有多种。其中,Bachmann &
Palmer 提出的测试任务特征框架模型为描述各种测试特征和程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并被
广泛使用。本文将以此测试任务特征框架模型作为研究内容效度的基本框架。任务特征框架
模型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并参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在此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高考听力文本的特点。调整后的任务特征框架包括
两个方面: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
表 1 2019 年全国卷Ⅰ听力理解内容效度研究框架
项目 子项目 备注
语篇输
入
话题 《考试大纲》中规定 24 个话题项目表
篇章长度 听力文本的篇章长度
词汇 听文本中出现的单词原则上不超出《考试大纲》的规定范围
易读性 根据弗莱士易读指数判定
预期回
答
考查技能 理解主旨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理
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三:实例研究
1.研究对象
本文以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为研究对象。听力测试共分两节,包括指引部分及空
白部分,总时间为 21min52s。听力录音材料及题目设置的具体信息如下表。
表 2 2019 年全国卷Ⅰ听力理解相关信息
材料部分 题型 文本类型 题目数量 分值 播放次数 播放时间
第一节 单项选择 短对话 5 7.5 1 1m59s
第二节 长对话 4 16.5 2 8m49s
独白 1 6 2 1m42s
2.研究结果
2.1 输入特征
2.1.1 话题
听力是听力材料与听者背景知识的交互过程。听力材料在话题上应选择合适的题材,不
应该有利于参加测试某一部分群体或存在文化差异。一个好的测试是通过各种不同话题的试
题来检测受试者的能力(Alderson,2000)。以下为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所涉及
的话题详述如下表。
表 3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话题分布
第一节 第二节
Text Topic Text Topic
Text 1 探病时间 Text 6 破产
Text 2 报健身课 Text 7 重返校园
Text 3 约在酒吧 Text 8 采访
Text 4 求职 Text 9 谈论运动
Text 5 额外的票 Text 10 保护海鸟
由上表可以看出,听力文本话题覆盖面广,选材贴近生活,体现了英语的交际性与实用
性特征,符合现实对话场景。话题涉及《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
然三大主题语境,且以人与自我中的生活与学习为主,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常见话题如探病、
健身、求职等多体现在短对话中;长对话和独白则更多体现人文渗透和关怀,时代性强。以
text7 为例,讲述了一位退休一年的母亲与女儿一起重返校园重拾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并
对此事呈现出了两种相反的观点。而类似的事件近些年在现实中也时有发生,此题做到了与
时事接轨,体现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总体来说,也符合《考试大纲》中对听力
材料要“熟悉并涉及 24 个功能话题”的要求。
2.1.2 篇章长度
听力理解文本的篇章长度会直接影响听力的难度,若听力文本过短,缺少必要的赘述和
信息;若文本过长,测试的重点易于偏向记忆(盛跃东,2001)。因此,在命制听力试题的
过程中,控制篇章适宜的长度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为十个听力文本的篇幅。
表 4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文本的篇章长度
第一节 题目序号 Text 1 Text 2 Text 3 Text 4 Text 5 平均(词)
字数(词) 33 40 39
39 29 36
第二节 题目序号 Text 6 Text 7 Text 8 Text 9 Text 10 平均(词)
字数(词) 73 131 183
169 137 138.6
先横向比较,在同一类型的听力文本中,每篇的篇幅差异较大,在第二节差异更为显著。
第一节里,最长篇幅 text 2 与最短篇幅 text 5 的差距为 11 个单词;第二节里,最长篇幅 text 8
与最短篇幅 text 6 的差距为 110 个单词。长度由低到高再到低,符合受试者的接受程度。而
纵向比较,第一节的文本平均词汇为 36 个,第二节的文本平均词汇为 138.6 个,相差 102.6
个单词,第一节的所有的文本长度均小于第二节。由此可以看出,文本较短的第一节更侧重
某个语言知识点的考查,而文本较长的第二节更侧重对话语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从整体篇
章中理解听力文本。
2.1.3 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的选择
对阅读文本的难易度产生的影响通常都有深刻体悟。而在听力文本中,词汇也会在一定程度
上直接影响到听力测试的结果。Bond & Games(1980)发现,测试者在听力测试中识别出含
有低频词的可能性更低,而且更有可能出错。因此相比于阅读文本,听力理解中的生词比例
应比阅读文本中生词的比例低。
依据《考试大纲》中的“附录 5:词汇表”,笔者对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一听力文本
中的生词进行了统计。下表为统计结果,其中生词指在词汇表中没有列出、该词的词根和词
缀都未做要求的词汇;超纲词指该词在词汇表中没有列出,但词汇表中出现了该词的词根或
词缀。
表 5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文本词汇情况
生词 超纲词 超纲词中的词性
转换
个数 0 7 1
示例 relaxation, invaluable, demanding, lower(v.), broadcaster,
multi-colored, dark-colored
lower(v.)
由上表可以看出听力文本的生词为零,远远低于一般阅读文本的生词量。而超纲词共 7
个,其中涉及构词法中词性转换的词有 1 个,为 lower 作动词,其他 6 个均为合成词或派生
词。举例来说,relaxation的词根 relax,multi-colored的词根 color和词缀 multi-均能在词汇表
中找到。这些超纲词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进而有效地把高分组学生和低分
组学生区分开,进而提升听力测试的整体质量。如考生能在听力测试时有效利用构词法知识
推断生词词义,将能帮助他们克服听力理解的词汇障碍,以更好理解听力材料(梁美珍,
2017)。
2.1.4 易读性
易读性,顾名思义就是阅读文本的容易程度。影响易读性的因素有许多,包括句子长度、
句法的复杂性、词汇等。关于易读性的衡量标准,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框架体
系。本文采用的是较为简单且在国内外经常使用的衡量手段,弗莱士易读指数(Flesch
Reading Ease)。弗莱士易读指数的分数越高, 说明文章越容易理解。《课程标准》并没有对
听力材料的具体难度作出详细说明,可以参照表来了解听力文本的难度。
表 6 Flesch易读性指数参照表(Flesch, 1948)
易读性指数 难易度 代表杂志
潜在读者
年级 占美国成人的比例
0-30 很难 Scientific 大学 4.5%
30-50 难 Academic 高中 24%
50-60 较难 Quality 部分高中 40%
60-70 标准 Digest 7-8 年级 75%
70-80 较容易 Slick-fiction 6 年级 80%
80-90 容易 Puff-fiction 5 年级 86%
90-100 很容易 Comics 4 年级 90%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17可以计算文本的弗莱士易读性指数,本文以此为工具计算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文本易读度,结果如下表。
表 7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文本易读度
材料部分
项目
第一节
第二节
Text 6 Text 7 Text 8 Text 9 Text 10
总词数(个) 180 73 131 183 169 137
易读性指数 98.4 100 91.8 81.7 78 80.2
总易读性指数
86.3
90.6
总体来看,听力文本的易读度为 90.6,对应弗莱士参照表的最后一档,即难易度属于
“非常容易”。第一节短对话部分的总体易读指数为 98.4,难易度为“非常容易”。第二节
长对话及独白的总体易读度为 86.3,相比于第一节大大减少,难易度为“容易”。而在第二
节内部,五个文本的易读度指数差距比较大:最高的 text 6 的易读度为 100,最低的 text 9 易
度度为 78. 在第二节中,听力文本易读度变化的大致趋势是递减的。难度低的文本安排在前,
难度高的文本安排靠后,这在考生在心里过渡方面是合理的。
2.2 预期回答特征
预期回答指测试者希望考生在测试中作出的反应,本文将侧重探究于听力测试所考查的
技能。《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且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
技能:理解主旨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观点和态度。而《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
讲话人的观点及意图、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及隐含意思等”。从某种程
度上说两者是重合的,下表以《考试大纲》的技能分类为基础,统计了 2019 年高考英语全
国卷Ⅰ听力部分考查技能的覆盖情况。
表 8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考查技能
技能
材料部分
理解主
旨要义
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
息
对所听内容做出推
断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
点和态度
第一节
(题号)
3 1,2,4,5
第二节
(题号)
6,8,9,12,17,18,19 11,13,14,15,16,20 7,10
总数 1 7 10 2
比例 5% 35% 50% 10%
在听力材料的第一节,也即短对话部分,涉及了两种技能的考查。“对所听内容做出推
断”的能力考察最多,共四题,占比 80%;只有一题考察“理解主旨要义”能力。在听力材
料的第二节,也即长对话及独白部分,涉及了三种技能的考察。其中,“获取具体的事实性
信息”与“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分别有 7 题和 6 题,占第二节总体目数的 46.7%和 40%;只
有两题考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占比 13.3%。根据考查四种技能可分为两类:
获取具体的实时性信息属于低阶技能,其他三种均属高阶技能。从总体来看,听力部分第一
节全部考察高阶技能,第二节则考查高阶技能和低阶技能的数量大致相同。考查能力的侧重
也是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在短对话中,听者若想在较少的内容交换过程中获得更多信息,
需要具备对有限的内容做出推理判断的能力。而长对话的信息量较大,听者若要有效地运用
高阶技能,需要以低阶技能积累的大量事实性信息为基础才能展开运用。从总体上看,全国
卷Ⅰ对四种技能均有涉及,考查最多的技能为“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和“获取具体的事实
性信息”,比例大致相当;而考察最少的为“理解主旨要义”和“理解意图观点态度”,题
目数量差别不大。技能考查的分布不均说明了获取听力材料事实细节的能力是考生最应掌握
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理解整篇听力文本的基础(郭黎,2017)。此外,考生还应更上一层,
培养以事实细节为基础对听力材料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对于主旨要义和观点态度的题目,
需要更高层次的能力,而这两种题目的数量设置也不是很多。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的分析,发现其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话题
类型多样、篇章长度适中、生词比例合理、易读性指数符合要求、考察的技能与《考试大纲》
要求相吻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引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与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2022年前将全面取消考试大纲。这是教育模式由“应试”
到“全面育人”的积极举措,同时也预示着新时期无考纲为依附的教学设计也面临巨大挑战。
基于《意见》与此研究结果,本文对未来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出如下建议和展望。
1.立足教材,研读新课标
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听力理解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都有很
好的吻合程度。作为命题依据之一的考试大纲被取消后,有效防止了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
就教什么学什么,但同时也对教师日常教学的展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但未来几年的高
考命题趋势。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标与教材中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同
时,应树立起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理解教学目标,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语言技能
和语言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对学生听力策略的培养和训练
听力理解的测试重点是对听力技能的考查。由听力技能来看,教师应继续巩固学生获取
事实细节能力;也要有意识地加强进行简单推理判断能力的训练,会进行简单运算。具体来
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抓住听力的中心词汇,生词或超纲词必然存在,不需要
试图听懂每个词,也不需要纠结于某个句子,学会有的放矢;派生词必然出现,要求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关注构词法的学习和积累。
3.与时俱进,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英语测试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测试,而是注重于真实场景下语言的正确使用,这给教
学也传递了一些信息。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关注和谐社会、环保等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理念,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英语课堂教学应向课外延伸,教材不再是孤本,只是英语学习的
一个范本而已。教师可鼓励学生拓宽听力学习渠道,泛听优秀英文原版材料 (如 CGTN、英
语原版电影、TED 演讲等) , 自主有效地训练听力,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考英语听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Alderson,J. C. Assessing read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Chastain, K. (1988). 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s: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Florid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Misperceptions of fluent speech. Bond, Z. S,S. Garnes.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fluent speech .
1980.
Rost, M. (201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 (2nd ed.). UK: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郭黎.由 2017 年高考英语听力反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59.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与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新华网,2019-06-09.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梁美珍.坚持“考试说明”要求 顺应“新课标”变化——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阅读理解部分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7(Z1):7-11.
盛跃东. 情景听力理解测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兼析现行大学英语听力理解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