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历史组 / 历史组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12-04 00:43 浏览:3234
【字体大小: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影响,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辩证思维;认知WTO的由来、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探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了解中国入世的过程、原因、影响,探讨中国入世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其全球史观。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填空,做题、分析相关材料,参与讨论,上黑板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通过做与教,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向的意识,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评价;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方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做题为主,辅以老师补充说明。整个过程采用讨论、上黑板、自主限时做题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福特汽车生产网络、美丽的互联网图两幅图导入,引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1)

首先出示ppt介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定义。

【讲述新课】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课件5---12)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

学生看书和ppt,然后概括出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原因。

1、推动向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历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启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两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科技条件:交通运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国际环境:两极格局的瓦解

各国政策: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老师尤其强调科学技术的推动。---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原因老师在通过图示的形式在加强一便原因。

【合作探究】2、经济全球化的全过程

老师提示:结合第二章内容

出示ppt:克林顿、卡斯特讲话:

【合作探究】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学生探讨,老师总结提示:

有利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

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

不利方面:

①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存在,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

②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还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 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 一轮扩张

二、世界贸易组织:(课件13—16)

让学生看导学案的材料。然后总结出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特点、目标、作用、原则等学生讲,老师点拨。

1、目标:

——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作用:

①取消贸易壁垒

②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③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④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原则:

——运行基于规则而非强权,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4、决策特点:

——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协议是所有成员参加谈判、同意并由其国内立法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的。

三、中国的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课件17---19)

老师讲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合作探究】中国入世利与弊(师生共同活动)

最后老师概括为:

老师一定强调加入利大于弊

【本课小结】

(老师讲述,学生附和,老师板书):本堂课复习了三个高考知识点(黑板板书以三角的形式写出经济全球化、WTO的成立、中国入世),主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原因、评价,WTO的前身、宗旨、评价,中国入世的原因、过程、评价。而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如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WTO的建立,WTO的建立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入世可以进一步完善WTO体系,WTO的建立促使中国必须入世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入世是必然举措,中国入世可以扩大大世界市场以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总之,三者之间不是孤立而存在。

板书设计: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国的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课后习题

1.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 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  )。

A.建立北约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

解析 题干叙述了欧洲联合的史实,对比B、C、D三项,B项最早。A项是美国主导下的军事组织。

答案 B

2.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联邦德国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上述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煤钢共同体  D.欧洲联盟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1952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材料中的 “它”是指欧洲煤钢共同体,故选C项。

答案 C

3.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 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这最能说明

(  )。

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解析 北美自由 贸易区内,只有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从材料可以看出,其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答案 B

4.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 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 的经济区域组织。美国以成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