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语文组 / 备课活动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训练案

发布时间:2020-07-17 06:29 浏览:2286
【字体大小: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训练案

基础积累

1.下列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商店里眼花缭乱的商品,吸引了很多顾客。

B.2015年9月,在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将举办富丽堂皇的国际酒店设备及用品展览会。

C.青岛地铁3号线的候车大厅采用了无承重立柱设计,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D.我们班能发生如此巨变,与班主任在平时不辞劳苦反复做思想工作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蜀绣,以其针法严谨、针脚平齐、色彩明快闻名于世,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B、今日,某中学将“向学生回敬鞠躬问好”写进修订后的《教师守则》,学校认为,师生见面时互相鞠躬问好会使校园气氛更为和谐。
C。川菜历史悠久,在八大菜系中拥有一席之地。我们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提高饮食健康建设,让整个产业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D、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校的运动水平,成都七中召开了围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第三十四届田径运动会

 

合作探究

1.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3.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

 

 

 

 

 

 

 

4.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

 

 

 

 

 

 

 

 

 

 

巩固练习

一、基础巩固训练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D.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之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

 B.①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于其门   ②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C.①与可无以答,则曰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①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初不自贵重          B.而心识其所以

C.吾将以为袜               D.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6.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蜩腹蛇蚹以至于拔十寻者

剑:像剑从鞘中抽出一样

B.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贵重:使动用法,使……变得贵重

C.余因而之  实:用作动词,证实

D取汉中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7.下列省略句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

A.以(之)为口实        B.吾将以(之)为袜

C.投(之)诸地而骂曰          D.《筼筜谷》(为)其一也

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临事忽焉丧之          丧:亡失     B.而读书者与之            与:许可

C.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D.予不能然也              然:赞同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B.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C.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        D.与可以书遗余曰

10.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B.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C.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11.下列句子中,“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与可以书遗余                      B.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小学而大遗                        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1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又称“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从苏轼诗“料得清贫馋太守”中,我们可知文与可担任过此职。

B.“刺史”是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职任监察,官阶高于郡守。

C.“节度使”为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掌管当地军政大权。安史之乱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总揽军政大权,成为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世称“藩镇”。

D.“都督”是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政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述了文与可的一大段画论。作者意在通过对文与可绘画理论的推崇来表达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

B.文中写到“袜材当萃于子”“万尺竹之辩”“太守馋笋”等,这些调侃打趣戏笑,恰好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

C.文中叙写文与可拒人求画、以绢为袜和转荐他人的故事,表现了文与可的淡泊率真。作者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

D.本文为悼亡之作,可第二段尽是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与下文的“哀哭”映照,更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

 

12.翻译重点句子。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