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情感题增分预习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
破阵子·赠行①
[宋]辛弃疾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②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拚③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注】 ①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②扶头:酒醉状。李清照《念奴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③拚:甘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二句用年少时的满眼春光与而今的秋叶离开树枝形成对比,语言含蓄蕴藉。
B.下片首二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醉酒的情状,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
C.结句“天寒将息呵”,笔锋一转,与前面形成顿挫,读来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D.以议论为主是辛词的特色之一,本词引议论性的语句入词,论随情至,富有表现力。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之广陵①宿常二南郭幽居
李 白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②。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注】 ①广陵:即扬州,唐时隶淮南道。②萱:萱草,又呼为忘忧草。吴中书生呼为疗愁草,嵇中散《养生论》云,萱草忘忧。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海言”借夸张比喻手法来表情达意,与《赠汪伦》中“水深千尺”异曲同工。
B.“诗酒别”点出了与友人乍见又分别的惆怅,又使全诗充满了田园隐逸的情调。
C.结尾两句直接告诉友人自己第二天早上出发,并会永远记住今晚的这场送别宴。
D.这首五言古诗语言风格清新:写景精准,不事雕饰;感情自然流露,真率感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题河中鹳雀楼
张 乔①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②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注]①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贵池)人,晚唐懿宗咸通年间进士,诗人。②五陵,指汉朝的五个皇帝之陵,地近长安。其地繁华,风俗奢纵。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直抒胸臆,点明登楼之情,第二句写所见之景,可视为“动悲歌”之因。
B.第三句侧重慨今,第四句侧重怀古,紧承首联,进一步交代“怀古动悲歌”的背景。
C.颈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秋夜的景色,烘托了清冷、凄凉的气氛。
D.本诗语言流畅自然,把历史、眼前之景和诗人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意旨深远。
4..判断下列诗大致属于哪一类型的诗?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劳劳亭歌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摸鱼儿·辛弃疾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