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百年三中 / 校史回眸

百年名校◆阜阳三中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第二篇章: 高歌新学第一声

发布时间:2016-12-01 16:56 浏览:10294
【字体大小:

  清朝末年,于1901至1911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旧体制进行改革,其中包括构建近代教育的新学体制。1903年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4年1月颁布了这一新政。

  时任颍州知府的联福先生,响应政府号召,顺应时代潮流,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将位于文德街西侧(阜阳市第三中学老校区院内)的颍州府“清颍书院”改制为“清颍学堂”,又称“清颍中学堂”,旋即改为“颍州府中学堂”。“清颍中学堂”是“阜阳市第三中学”的发端。

 “阜阳市第三中学”的创办人——联福

  据民国三十四年《阜阳县志续编》载:联福是旗人,生卒年不详,在清光绪年间,先后两次出任颍州知府,任期长达10余年。其间,他遵循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将“清颍书院”(位于文德街阜阳市第三中学老校区院内)改制为 “清颍中学堂”。由此可知,联福是“清颍书院”的改制人,“阜阳市第三中学”前身“清颍中学堂”的首创人。

 阜阳市第三中学的首任校长——汪大策

 据民国《阜阳县志续编》记载:“丙午年(光绪三十二年,公历1906年),开办清颍学堂,监督汪大策。”又据该志记载:“颍州教授(正七品),汪大策,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

 按照清朝末年的政治体制规定,政府监督、政府教授,是官制中教职的一种,其职责:“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政。”“府监督”“府教授”既是州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同时也是州府中学的校长。

 汪大策先生是“清颍书院”改为“清颍中学堂”时的首任政府监督、政府教授,即“阜阳市第三中学”的首任校长。


   随后,“清颍中学堂”更名为“颍州府立中学堂”,“颍州府中学堂”第一任校长汪大策,第二任校长程少斋,第三任校长邢元伟;邢元伟、朱清华等相继任教席。“颍州府中学堂”执行的是“中学四年制”学制,每周课时36小时,开设的课程有:经学、史学、文学、政治、外语、地理、格致(理化、博物等学科)、图画、体操,对学生进行新学文明的文化教育。据1908年统计,当时安徽省共有23所中学堂,学生总人数为1548人,平均每校67人。其中,学生人数最多的就是“颍州府立中学堂”,在校学生为133人。


“  颍州府中学堂”成立时,带有那个时代的浓厚色彩,曾对学生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开设的读经课和修身课仍占教学时间的40%以上,每逢皇帝的“万寿节”、孔子的生日,都要行跪拜礼。新式学堂的出现,课程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实业教育,尤其是开设了农业、商业、英文、国画、体育、物理、化学、博物等新学科,较之封建的儒学、理学、书院和私塾教育,前进了一大步。 “打破了传统封建教育的沉闷局面,开创了阜阳近代新式教育的先河。“颍州府中学堂”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清末时代,阜阳教育千百年来都是书院、私塾、义塾掌控的天下,“颍州府中学堂”能冲破阻力,顶住压力,走出困境,脱颖而出,执行新学制,开设新课程,聘请国学大师、出国留学生来校任教,确实是一个创举,是阜阳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革新。


   “清颍中学堂”,这所新学运动中崛起的学堂,倡导新学,培育人才,以其卓越的成就树起了新学运动的不朽丰碑。造就了阜阳新学运动的伟大先驱、阜城中学教育的创始人汪大策,造就了程少斋、邢元伟、朱清华等一批有胆有识、倡导新学的教育先驱,造就了徐连江、吕醒寰等胸怀抱负、治学为民的优秀学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