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知识链接
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新航路开辟前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发展及贸易状况。
2.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3.二战后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及特点。
4.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秩序的挑战。
B、典题训练
货币金融体系不断发展演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末年,钱庄已成为一种金融机关,不但可以兑换铜钱和金银,而且积极地发放贷款。不过中国明末的钱庄,同欧洲中世纪的银行比较,不但规模小,营业范围也小。欧洲的银行,由兑换而发展出存贷款和汇兑的业务来;中国的钱庄,由兑换只发展出贷款业务。存款业务在明朝没有进展,不论公家或私人,都将白银埋在地下,实行窖藏,不能供人利用。因为存款业没有发展起来,导致钱庄规模小;贷款的数目也不大,只是个人间的通融,多供消费。存款业不发达,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没有进步成一个法治国家;一个人的财产放在外面,毫无保障。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大量机构,并发行货币。中国的资本市场长期为外国银行垄断。外汇市场更是基本上操纵在外国人的手里。外国银行垄断了国际汇兑,上海的外汇买卖业务2/3由英国汇丰银行经营,汇价也由汇丰银行决定。
金融市场本应该为工商业服务,但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产业联系甚少,主要从事黄金、外汇的交易。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多是国家债券,成为各路军阀维持统治,互相混战筹集资金的场所。
东南沿海城市的金融市场产生早,发展较快,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和天津等沿海大城市。内地金融市场产生较晚,发育程度也很低。抗战期间金融市场曾一度转移到重庆和西南、西北一些城市。抗战后,金融中心很快回到上海等沿海城市。
——摘编自赵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明代的钱庄与早期的西方银行相比有什么不同?说明不同的原因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特点。你如何认识以上特点。
答案 (1)不同:经营规模小;业务范围只有贷款和汇兑,没有存款业务。
原因:中国古代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法制不健全;私有财产不受保护,大量白银货币处于窖藏状态。
影响:大量资金不能进入流通和生产领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特点:外国银行占据垄断地位,发行货币,控制外汇市场;金融市场和产业资金联系薄弱,成为维持军阀割据的资金来源;金融市场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认识: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西方侵略使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状态,导致金融业无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