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生物组 / 课题研究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阜阳三中生物组 杨金立

发布时间:2017-07-02 19:08 浏览:4223
【字体大小: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阜阳三中生物组   杨金立

摘要:高考注重对科学素养,能力考查,注重双基,突出主干,实验探究,重视语言表述,考查实验素养,对高中生物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学素养  实验   能力

 

今年的高考试题凸显了能力命题的意图,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上都有明显的表现,试题稳中有降,凸显实验考查,总体来说是一份很好的高考试题。

理解能力是全套试题命题的基础,除个别试题外,绝大多数试题都体现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的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这次高考的选择题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植物激素题一改历年没有精彩高考题的尴尬,出了一道好题;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更是明显,选择题和大题29题体现得比较明显,第29题既是亮点也是争议,亮点是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特点,争议的是本题放在生物的大题的第一题,对部分学生顺利答完生物试题是一种阻碍;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非常突出,在思维上主要体出为分析、对比、判断、演绎推理,特别是在用逻辑性的语言分析生物学现象、结果,表达生物学观点上最为突出。

本套试题在结构与功能观、生态观、社会责任意识方面都有体现,更为明显的核心素养是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这给未来的高中教学和高三备考指明了方向。

1.试卷结构

(1)题型及分值,与去年的相同。

必考题,有6道选择题,共36分;有4道(29、30、31、32)非选择题,共39分。选考题,《选1》或《选3》,15分。

在选择题中,第1、2题为《必1》内容,第3、4、5题为《必3》内容,第6题为《必2》内容。

在非选择题中,第29题为《必2》内容(实验确立—RNA病毒与DNA病毒),第30题为《必1》内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第31题《必3》内容(人体内环境—血浆渗透压),第32题为《必2》内容(遗传规律分析作答)。

在选考题中,《选1》考查的是“微生物的筛选”,《选3》考查的是“基因工程”。

(2)考点及分值

《必1》考点内容大约有21分,考查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的结构与成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知识。

《必2》考点内容大约有28分,考查了“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遗传规律及判定、XY型性别决定生物中性别对表现型的影响、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等知识。

《必3》考点内容大约有26分,考查了“植物激素—CTK、ABA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免疫—过敏反应、S型增长曲线及应用、人体内环境”等知识。

2.试题特点

(1)强调主干知识,兼顾覆盖。

试题既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核又兼顾到覆盖面;既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

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又兼顾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注重对考生生物科学素的考查,又注意密切联

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

(2)突出知识综合,注重理解能力考查。

试题突出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把握所学知识要点和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如非选择题第30题,试题围绕植物的CO2的补偿点,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及相互关系。

(3)突出学科素养,凸显实验能力考查。

试题不仅考查了“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注重考查考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进行初步探究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如第2题,考查了“生物知识内容表”中的蛋白质和还原糖的化学鉴定的原理、有丝分裂的实验。

如第3题,考查了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如第29题,考查了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的能力。

3.思考与反思

选修37和38题的对比差异明显。这对选择选修三进行教学的人来说,有些难过和难受。选修一是操作技术的运用,主要以教材为本,识记为主,考得相对容易。过去的几年,这两道选修试题难道相当。选修三为了平衡选修一的难度,一般以选修一的难度来定。课程顶层设计本来就是让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高中生物全部知识,即选修一和选修三都要学。我们为了高考,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从中择一而从之。现在我们老师如何选择?这种选择又摆在我们的面前。选修三,我们非常熟悉的教材,若改用选修一,需要重新备课,教材中的实验学校无法安排做,但是面对高考,我们该怎样办?怎样去选择?

总之,试题围绕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主干知识展开,题意明确、层次清晰、立意鲜明、设计新颖、表述严谨、简洁流畅,能力要求与题型有机统一,对中学生物教学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