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生物组 / 备课活动

导学案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7-12-06 17:51 浏览:4498
【字体大小: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

2.说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3.结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学习重点】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

【学习难点】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形成原因:

2.环境容纳量:

a.含义:指在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____________,又称K值。

b.特点: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_________的,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3.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_____________。

4.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图中__________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均为K值,__________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均为K/2值。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2.数量变化: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_____甚至_____。

3.研究意义:

(1)防治_____动物。   (2)保护和利用_____________。  (3)拯救和恢复_____动物种群。

4.从种群增长曲线和环境容纳量两个方面考虑,治理鼠害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用具:

(1)材料:_______菌种、________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2)用具:试管、_____________、滴管、_______等。

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为什么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4.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吗?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训练案(第二课时)AB班专用

【易错辨析】

1.对于“S”型曲线,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

2.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   )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需要无氧环境。 (   )

4.某湖泊最多容纳鲫鱼种群量约3 000吨,经取样调查,该湖泊中现有鲫鱼2 000吨,为使该湖泊中鲫鱼有最大增长速率,现在应捕捞多少吨鲫鱼为宜。

(1)提示:______(填“500吨”“1 000吨”“1 500吨”或“不能捕捞”)。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S”型曲线中,有一段时期近似于“J”型曲线,这一段是否等同于“J”型曲线?

(1)判断:___(填“是”或“否”)。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7.(2014·浙江高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8.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会存在类似曲线Ⅰ的种群增长形式

B.在曲线Ⅱ中的b点,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目前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人口发展处于c~d段

D.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

9.(2015·广东高考)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10.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训练案(第二课时)C班专用

【易错辨析】

1.对于“S”型曲线,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

2.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   )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需要无氧环境。 (   )

4.某湖泊最多容纳鲫鱼种群量约3 000吨,经取样调查,该湖泊中现有鲫鱼2 000吨,为使该湖泊中鲫鱼有最大增长速率,现在应捕捞多少吨鲫鱼为宜。

(1)提示:______(填“500吨”“1 000吨”“1 500吨”或“不能捕捞”)。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S”型曲线中,有一段时期近似于“J”型曲线,这一段是否等同于“J”型曲线?

(1)判断:___(填“是”或“否”)。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7.(2014·浙江高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8.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会存在类似曲线Ⅰ的种群增长形式

B.在曲线Ⅱ中的b点,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目前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人口发展处于c~d段

D.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

9.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逐个计数的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上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10.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