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三中高二生物周考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曹玲亮 审题人:杨金立
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泡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 制作果酒、果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腐乳、泡菜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是胞外酶
D. 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需保持菌种活性,制作腐乳、泡菜的过程不需要
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菌种均可来自自然环境,接种纯净的菌种则品质更佳
B. 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C. 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变化为前者不变、后者减小
D. 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料酒抑制杂菌生长,促进毛霉生长
3.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 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 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4.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通过向果酒发酵样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B. 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
C. 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样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
D. 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
5.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品腐乳表面的黏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B. 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再将发酵瓶密闭
C. 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细胞结构不同,细胞呼吸类型相同
D. 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6.如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①、②、③、④表示它们制作的相同之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两者制作时所用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B. ②表示两者制作时所用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C. 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有氧环境
D. 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
7.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 制备葡萄酒过程中,拧松瓶盖是为了减少杂菌污染
C.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 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8.下图是杨梅酒制作的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挑选杨梅 → ② → 榨汁 → 装瓶 → ⑤ → 发酵 → 放气
A. 步骤②可用清水冲洗杨梅B. 杨梅汁需要装满发酵瓶
C. 放掉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D. 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
9.家庭制腐乳,常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净的粽叶盘内,摆好豆腐块后,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将平盘置于15~18℃的地方,大约5 d后,豆腐表面长满了白色的菌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使毛霉菌丝生长旺盛,需向腐乳坯表面勤喷水
B. 粽叶可以为腐乳制作提供菌种
C. 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D. 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10.很多生活实例中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实例和生物学原理对应不准确是( )
A. 醋浸泡制成的腊八蒜不易腐败——pH过低抑制杂菌生长
B. 优良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减少杂菌污染
C. 果酒制作后期密封发酵瓶——无氧呼吸促进酵母菌繁殖
D. 低温下冷藏蔬菜——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率
11.为获得优良的发酵食品,实验室在三支试管中培养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下图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菌种及其发酵食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酵母菌—果酒、乙试管:醋酸菌—果醋、丙试管:乳酸菌—泡菜
B. 甲试管:醋酸菌—泡菜、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乳酸菌—果醋
C. 甲试管:乳酸菌—果酒、乙试管:酵母菌—泡菜、丙试管:醋酸菌—果醋
D. 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乳酸菌—泡菜、丙试管:酵母菌—果酒
12.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 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 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 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
13.室温放置一周的牛奶,包装袋充气膨胀,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巴氏杀菌(60~90℃)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
B. 将牛奶放入冰箱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该过程
C. 打开包装袋若闻到酒味,袋内应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D. 该牛奶可正常饮用,因为无氧条件下牛奶已变成酸奶
14.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传统的发酵过程受技术条件限制,通常不进行无菌操作
B. 成品腐乳表面的皮膜是由毛霉等真菌的菌丝形成的,对人体无害
C. 制备果酒、果醋和腐乳时,都是以建立种群优势作为发酵的基本条件
D. 果醋的制备可以建立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也可以直接利用葡萄汁发酵
15.下面两图是某研究人员研究甘蓝自然乳酸发酵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pH的变化曲线。图中各曲线代表的是( )
A. ①硝酸盐 ②亚硝酸盐 ③亚硝酸盐 ④pH
B. ①亚硝酸盐 ②硝酸盐 ③亚硝酸盐 ④pH
C. ①硝酸盐 ②亚硝酸盐 ③pH ④亚硝酸盐
D. ①亚硝酸盐 ②硝酸盐 ③pH ④亚硝酸盐
16.下列有关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氢氧化铝乳液
B.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C.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是亚硝酸盐和其他化合物反应后形成玫瑰红染料
D.制备标准显色液时需要不加亚硝酸盐的比色管作空白对照
1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用( )
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
18.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 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B. 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 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D. 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19.下列有关平板划线的正确操作是( )
A. 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基,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 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后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 把沾有菌液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到五条平行线即可
D. 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20.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土壤的取样、称取和稀释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 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该土壤中的菌株数目为1.7×108个
C. 涂布操作时,用移液管取少量菌液,用接种环在培养基上涂布均匀
D. 某一稀释度下至少涂3个平板,该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高
21.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分离、鉴别的营养基础,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及培养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特殊营养物质及琼脂
B.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都要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C.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D. 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菌落数,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
22.下列检测某熟制食品中大肠杆菌是否超标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待检测食品需要经过灭菌操作后取样检测
B. 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实验的对照
C.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计数大肠杆菌的活菌数
D. 接种后将培养皿倒置并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23.已知某种细菌以CO2为唯一碳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推测该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B. 无机盐是该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C. 培养过程中碳源同时充当该细菌的能源物质
D. 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氮源
24.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若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 在涂布平板上通过划线获得单菌落
D. 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25.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 等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 待平板冷却凝固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26.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碳氮源)中的( )
A. 蛋白胨、柠檬酸铁铵 B. 橄榄油、硫酸铵
C. 乳糖、酵母膏 D. 葡萄糖、蛋白胨
27.关于消毒和灭菌的不正确理解是( )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包括芽孢和孢子
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 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D. 常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
28.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A. 接种针、手、培养基B. 高压锅、手、接种针
C. 培养基、手、接种针D. 接种针、手、高压锅
29.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
B. 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C. 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D. 在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
30.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有( )
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1.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
A. 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 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 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比真菌高D. 随机的,没有原因
32.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B.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 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 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3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 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 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生长没有影响
D.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4.原油含有大量致癌的“多环芳烃”,分子结构十分稳定,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某小组以如何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为课题设计了有关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于筛选目的菌株的培养基其主要特点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
②培养基配制完成之后需进行消毒处理
③在选择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即为能分解多环芳烃的目的菌种
④筛选出目的菌种,可用平板划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和计数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35.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选择培养或鉴别培养的方法来筛选出目标菌种,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解刚果红染料,从而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B. 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C. 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够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菌株
D. 在含有碳酸钙的培养基上生长的乳酸菌菌落周围会出现“溶钙圈”
36.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肉膏不能提供碳源B. 培养硝化细菌可以不加有机碳
C. 刚果红使纤维二糖染色D. 酵母菌酿酒时需持续供氧
37.为了研究病毒,需将其大量培养,你认为下列何种培养方式最适宜( )
A. 无菌的牛肉汤 B. 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 固体培养基 D. 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活鸡胚
3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 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C.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D.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39.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0.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B. 制备含水、淀粉、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C. 把实验组的菌株接种于多个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
D. 观察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选出有透明圈的菌株即为所需菌株
二、非选择题(每空两分,共40分)
41.某生物兴趣小组参加当地盛产苹果的乡镇生产苹果酒、苹果醋的调研项目后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葡萄酒。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土壤中酵母菌的数量,需要将含有酵母菌的菌液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在计数酵母菌活菌时,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_______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
(2)苹果醋生产可在苹果酒生产基础上改变菌种和发酵条件进行,其发酵温度应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苹果酒的生产。
(3)在果醋的制作中,提供碳源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2.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为了缩短泡菜制作时间,有人会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液中的乳酸来自乳酸菌的____________过程。在制作泡菜初期,泡菜坛水槽总是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除有利于乳酸菌的识别和分离外,还可能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分离纯化出优质的乳酸菌,应挑选________________(填“无溶钙圈”“溶钙圈小”“溶钙圈大”)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2)为长期保存纯化得到的优质乳酸菌,可以将培养的菌液与____________充分混匀后,置于_______℃的冷冻箱中保存。
44.微生物培养技术在医疗、工业生产等方面均有应用。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绿脓杆菌属于哪一类生物(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霉菌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需要在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在接种前后都需要通过___________法灭菌。
(3)将分别含等剂量不同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这说明绿脓杆菌对实验所用抗生素表现为__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
45.农作物的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可以形成葡萄糖,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纤维素是新能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回答下列:
(1)将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需要利用微生物分泌产生的纤维素酶,该酶的成分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_________。
(2)要从土壤中分离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使用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在配制培养基时,需加入____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
(3)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24、23、25,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_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