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生物组 / 生物组

为什么孩子的理综生物成绩忽上忽下,很不稳定?

发布时间:2019-05-06 17:36 浏览:6299
【字体大小: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进入理综模拟考试之后,一些好学生的物理和化学成绩比较稳定,但生物成绩就神奇了,忽上忽下,飘忽不定。这和学生分配给生物的时间不足有关系,但也与试题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一、说说“模考题”的来源

模考题,顾名思义,模拟高考题的测试题。除了高考真题之外的理综测试题都可以叫做模考题,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省级模考题和一些教研水平高、教学资源配置好的“大市”的模考题;第二类:一些“小市”的模考题;第三类:各学校自己“剪刀+浆糊”整合出的模考题;第四类:市面上的模考题套卷,比如百所名校、大联考等等。

理综生物试题的质量,与命题者的命题理念和能力、命题的时间投入、命题经费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一个地区,有能力出高质量原创题目的老师都被挖去命制第一类和第二类模考题了,因为既有名也有利。当然也存在一些能力达不到的人,想方设法挤到这个圈子里去镀金。

第三类,虽然叫做名校模考题,但质量相对还是要差一些。名校有名师,但这些人大都已经在命制第一类模考题题时,被榨干了灵感,所以学校自己的模考题,很难有高质量的原创,大都是拼凑和改编的题目。再者,单科分别组卷然后再三科合并排版校对,这是个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很难有学校能坚持每次理综测试都自己组题。

所以,高三后期的每周一次理综测试训练,用的更多的还是市面上的模考题套卷,这些试题的质量就不好说了,大部分都是出自“半桶水”之手。比如我校理综的周测试题里就出现过下面这样很随意的表述。



“培养基是灭菌而不是消毒的原因是______”你瞧瞧,这要是给小学语文老师看到了,该多尴尬。对文字这么不敏感的人都在出题,审核的人也没看见,由此就可以知道这套题的质量了。

二、说说模考题和课标卷高考真题的风格差异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刷课标卷真题时,6道选择题几乎不会错,但平时的模考题总会错一道两道甚至三道。课标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得分,光明正大,不偏不坑,选项在课本都有明确出处。有的模考题则正好相反,选择题恨不得一个选项就挖两个坑,为了坑而坑,脑筋急转弯。。。。。。其风格就像我下面讲的这个笑话:说有个人患有长期胃病,他为什么总往眼科跑啊?因为。。。。。。。。。。。。。。。。。。。。。。。。。。。。。。。。。。。。。。。。。。。。。。。。。。。。。。。。。。。。。他是眼科大夫啊。

课标卷的大题,设问少,分值高,能力立意的设问多,区分度高;而模考题的大题,设问多,分值少,区分度低。但是模考题命题者有时候又不愿意模仿课标卷重视考查“长句表述”的风格,因为不方便阅卷。或者是有意模仿,但味道总是差一些,而且答案匹配的很不讲究,不如课标卷答案匹配的那么让人服气。

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一般30分钟可以搞定,但平时的理综模考题往往需要4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只要学生先做了物理,生物肯定做不完。

有时候不禁感慨,生物模考成绩不理想,可能真不是学生的问题,即使是好学生,也架不住模考题一遍一遍的花样无穷的“坑”啊。就好比笼子里的跳蚤,时间长了,就算笼子打开了,它也跳不高了。所以这些内幕还是有必要让学生知道的。

三、高三后期,学生应该“记”什么知识?做什么题?

1、什么东西是值得学生去花时间记忆的?

简单的说,就是课本上的东西。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课本? What? Where  is  it?

分析往年的高考真题可知,高考命题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能“超纲”。具体而言,就是不会超出课本范畴。课本上没有明确讲的,或者不能通过课本已有知识合理推出的内容,不能直接拿来考查,如果要考查,必需以新信息的形式在题干中告知。

例如,课本没有讲XY同源区段的内容,因此在题干没有信息的情况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就是指相关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高考题如果考查XY同源区段,必需在题干中以新信息的形式呈现。

再如,课本上虽然没有讲着丝点分裂的具体机制,但是肯定不是纺锤丝拉开的。因为课本上讲了“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据此可合理推出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

对课标卷而言,高考命题不会超出人教教材的范畴。有人会说,除了人教版教材,不是还以其他几个版本的教材吗? 额,早些年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你看看这些年的课标卷真题,赤裸裸的偏向某个版本的教材啊,只要没有失明,大约都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现在,其他几个版本的教材还有多少地区在用呢,大约已经死了吧。

人教教材对于课标卷生物高考应试的重要性,我已经在多篇推送中论述过,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课本原文填空”

再谈“课本原文挖空”,兼谈“课标卷为什么灵活”

说说选修1的“课本原文挖空”及《考试说明》的变化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本原文挖空

回归课本的实体书小册子做好了。

 

2、什么题是值得学生花时间反复做的?

简单的说,当然是课标卷的历年真题。具体原因,请点击下面这篇推送的链接。

      谈一谈临近高考的“刷题”

此外还有海南卷的历年真题,因为是同一个妈生的(都是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味道相同)。关于为什么要刷海南卷,我在下面这篇推送中有详细论述,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面的链接前往。

“课标卷省份的考生,请务必重视海南卷生物高考真题”

高考前的一个月,先刷海南卷巩固和查找基础知识的漏洞,再每天一套课标卷真题,高密度的集中反复刷真题,可以纠正学生刷模考题带来的思维定势。

品味真题,直面作品,洞见作者。

对好学生来说,连续刷上十来套课标卷真题后,自然就能体会到真题的风格了。没准,一些学生自己就总结出了“长句子表述题目”的答题套路。

例如,如果我说下面这几道高考真题的设问方式,和答案匹配套路是一致的,你信吗?

 


类似这样的小套路,其实还有很多,只要集中刷,学生自己就会有感觉。

好了,窗户纸全捅破了就没意思了,留下点东西,下回分解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