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历史组 / 备课活动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0-07-16 20:13 浏览:3620
【字体大小: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预习案(二课时)

【学习培训】

1.10分钟根据【基础导学】勾划教材,标注序号或提示语,并尽力记忆,

2.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写在“我的疑问”中, 以备课上解决。

【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制度、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理解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制度的特点,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2.运用历史材料,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3.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基础导学】(少数不会的问题先在组内咨询,组内解决不了的,由组长在课前反馈给老师)

1.在战国七雄中秦国为何能完成国家的统一?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2. 秦朝为何要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包括哪些内容?

 

  

3. 分别概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特点。

 

 

 

4.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异同。

 

 

 

 

 

5.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的疑问】

 

 

 

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赢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

秦代确立的中央集权制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至上         B.“家天下

C.权力高度集中     D.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              B.修筑长城

C.推行郡县制          D.建立三公九卿制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6.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汉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7.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政令施行效率

8.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    )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二、主观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

材料四: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1)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

 

 

 

 

2)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安宁之术”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