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阜阳三中教学教研 / 语文组 / 备课活动

《阿房宫赋》训练案

发布时间:2020-07-17 06:30 浏览:2902
【字体大小:

《阿房宫赋》训练案

基础积累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宣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合作探究

1.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巩固训练

 

一、基础练习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迤(lǐ)  山(lí)  妃(pín)  掠(piào)

B.(kán)   椒兰(jiāo)  极(yán)   突(wù)

C.嫱(yìnɡ)  涨(nì)    囷(qūn)   鼎(chēnɡ)

D.子(chuán)  来于秦(chē)  不何虹(jì)  纷(shē)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椒兰 栗粒 骄固 春光融融

B.赋税 琴弦 云鬟 弃置逦迤

C.气侯 焚烧 腻烦 钩心斗角

D.凄迷 梳妆 架梁 倚叠如山

5.下列各项中,错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廊腰漫回,檐牙高啄

B.妃嫔媵墙,王子皇孙

C.明星萤萤,开妆镜也

D.架粱之缘,多于机上之宫女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廊腰回,檐牙高啄  缦:萦绕

B.复道行空,不何虹  霁:雨雪后天放晴

C.直栏横  槛:门槛

D.缦立远视,而望焉  幸:帝王驾临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

B.后人哀之不鉴之  谁得族灭也

C.杳不知其所也  千万人心也

D.多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来于秦

B.朝歌弦,为秦宫人

C.骊山构而西折   

D.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而往往于结尾部分发表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B.赋在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在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重要特征。

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自由,重视语言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是骈赋。

D.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以至于后世有“汉赋”之称,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写赋的是战国后期赵国的荀子。

二、综合能力培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后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

(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①薄施尘露:效微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

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D.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博士,古代所说的博士专指在太学中的任教者,其职能职责与现代的博士基本相同。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D.“贤良方正”是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东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他的才华,一起推荐了他,让他参加了正科考试。

C.杜牧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其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和杜甫的风格相似,被后人称为“小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